从当年到导弹部队当兵开始,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就对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日后办企业奠定了创新的基因。自多氟多成立以来,创新发展就一直是多氟多的主旋律,多氟多因此成为了行业领军企业,也因此受到了《企业家》杂志的关注。
拿到台积电“入场券”
是发展的新起点
记者:经过台积电严苛甄选,多氟多近日已成为台积电(南京)高纯电子化学品合格供应商。据说这个“入场券”来之不易,用你们的话来说就是“过程很难受,结果很享受”。这个“入场券”是怎么拿到的?
李世江:多氟多是一个跟高手过招、跟高手对话的企业。这个甄选过程是双方碰撞智慧、交换能量的过程,也是多氟多接受洗礼和提升的过程。不仅仅是台积电,凡是多氟多产品要进入一流企业,它们都会要求企业首先做三个方面的工作:文件审查——写你所做,现场审查——做你所写,产品审查——上线测试,而且还要对我方供应链进行严格审查。在台积电评估多氟多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接受它的审查,不断按其要求进行整改,不断与其对话、交流。这个过程确实有点痛苦,但这是半导体行业性质决定的,因为这个行业对质量要求极为严苛。台积电要求多氟多制作的“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品质达到UP-SSS级,产品纯度达到PPT级(万亿分之一),这是目前半导体用电子级氢氟酸的最高级别,这对多氟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多氟多最终依靠过硬的技术、创新的成果及稳定的品质通过了台积电验证。这个过程对多氟多来说,是一次技术系统的再升华、管理体系的再提升、产业链系统的再优化。这一关之所以能闯过去,主要是多氟多具备了与高手过招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多氟多多年来坚持创新的结果。
虽然我们已经过关,但多氟多要和这个产业融为一体,就必须在质量方面做好长期准备,就必须不断根据对方要求对产品进行改进,并和对方一起做一些技术创新工作。拿到台积电的“入场券”,也是多氟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新阶段,其影响力和给企业带来的凝聚力是超乎想象的。
记者:把握行业的前沿动态、发展趋势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您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
李世江:我们判断行业前沿动态、发展趋势看两个路标,一个是国家级项目,另一个是国际标准。多年来,多氟多承担了20多个国家级项目。我认为,一个好项目就是一所大学校,它能为我们培养很多人才。通过这一个又一个项目的发展,多氟多引领了行业技术发展,实现了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频共振。而通过这些项目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支撑了多氟多的创新发展。
我们不断跟国际标准对标,并实现了从与国际标准对标到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跨越。多氟多是国际ISO/TC226氟化盐召集单位,来自地球村8个国家的专家曾齐聚多氟多,共同制修订了国际氟化盐标准;2022年,多氟多又成为国际ISO/TC333六氟磷酸锂分析方法工作组召集单位。
用宏伟事业吸引人才
记者:您刚才提到,人才支撑了多氟多的创新发展。作为地处四线城市的多氟多,如何吸引并稳定外地高端人才?
李世江:多氟多以宏伟事业吸引高端人才,以国家级项目吸引资本,这是作为四线城市企业的多氟多能够走到今天的秘诀。
多氟多对自身的定位,就是在行业中做全国甚至全球第一。我跟很多人讲过,我们地处四线城市,如果我们的事业不能吸引大家,这个事业不值得人家为之奉献,吸引人才就是空话。
我们将人才分为行政、工程技术、专业(经济师、会计师等)、技能等四个系列。多氟多工程技术系列已有45位高级工程师(其中教授级高工8人)和大量的工程师。技能系列的人才是多氟多的能工巧匠,多氟多目前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河南省技能大师、焦作市技能大师,这些技能大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扎扎实实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他们同样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多氟多还有两个非常好的手段,就是可以自己评审工程师和技师,这两个评审国家都认可,这有利于我们吸引人才并稳定人才队伍。
另外,我们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争取外部人才支持,这主要是通过契约方式让他们为多氟多服务。比如:我们同中科院的7个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我们和清华大学既签订了研究生培养合同,也签订了“微通道反映”“微反应”等设备开发合同。多氟多这两年还做了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与郑州大学联合成立智慧元素研究院。这个研究院就是把我们经常研究的关键元素——“氟、锂、硅”以及相关元素的相互作用,放在数字化平台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还和河南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新材料产业学院,该学院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对新材料产业进行联合攻关,二是为多氟多培养人才。多氟多的教授级高工可以到该大学讲课;大学工程专业的教授讲师也可以来多氟多当工程师。
我们要成建制、大批量引进人才,这比零打碎敲地引进人才要好。外部人才到企业服务,其服务时间有的是阶段性的,也有一些是长期的。河南理工大学认为,大学人才济济,但缺的是方向,而多氟多这样的创新型企业给了他们方向,这里有太多的课题需要他们去努力,这样的话多氟多和大学就有了长期的互动,能真正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多氟多想在未来几年解决几个国家“卡脖子”工程,我跟很多专家谈这一想法时,他们也是眼睛一亮:既然多氟多有这个决心,我们也做了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就愿意和多氟多这样的企业合作。
多氟多首先要用事业来吸引这些人才,同时也要给人才安个家。多氟多现在已有了一个研发大楼,还要投资3亿元建一个人才大厦,大厦里面包括了为人才服务的一些要素。原来多氟多新材料中心成立时,我就给了它三个定位:给人才安个家,给知识定个价,给创新插上翅。现在我们还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要降低国产化替代的“信任成本”
记者:多氟多研制的电子级氢氟酸起初给国内企业使用时,他们都不愿意第一个吃螃蟹,作试验用的“小白鼠”。这其实也是国内企业在国产化替代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你们后来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
李世江:多氟多研制的电子级氢氟酸,是蚀刻和清洗半导体芯片的关键材料。现在多氟多已把该产品的品质做到了半导体用电子级氢氟酸的世界最高级别。尽管多氟多产品质量可靠,但当时要获得国内客户认可,不可谓不艰难。为什么?客户“信任成本”太高,客户担心更换这个产品会给它造成不能承担的损失,所以他们要对产品反复考察、反复试验,我们可以理解。我们苦恼的就是,大家觉得多氟多这样的内地企业怎么可能做得出国际高端产品。
虽然有国家政策在牵引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但实际上多氟多很多产品是通过国外企业(如美国企业、韩国企业等)的使用,再推到国内使用的。这是我们的一个困惑,觉得这有点儿不正常。不过这个问题现在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既是国家的期待,也有我们自己经过艰苦努力做的一些工作。但我觉得这个改善的进度还要再快一点,这既需要企业家来推动,也需要各方面打造好创新生态。
记者:多氟多生产的六氟磷酸锂是新能源汽车电池上的关键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池现在很热门,您如何看待它下一步的走势?
李世江:多氟多在新能源赛道上跑出了高速度,可以说,这个赛道是黄金赛道。这得益于我们很早就开发出了六氟磷酸锂,更得益于新能源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这个时代大趋势。2021年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以及欧盟最近通过的2035年禁售燃油车议案,都会更加有力地推动全球新能源发展。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占全球一半,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也超出全球一半。这个赛道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中国企业的机会,我们必须非常重视。六氟磷酸锂就是我们围绕这个赛道开发的产品,而且多氟多已成为六氟磷酸锂行业的引领者。六氟磷酸锂技术曾经是中国的“卡脖子”难题,是多氟多经过很长时间的研发才取得成功的。
不过,这个产品开发出来后,在市场处于高潮时,多氟多作为六氟磷酸锂行业引领者的产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欠市场一个交代,造成了阶段性的供不应求。我们正在扩建的产能将会弥补市场缺憾。
锁定上下游,增强抗风险能力
记者:在您看来,企业未来的价值体现在平台能力和生态化能力上,多氟多如何打造这种能力?
李世江: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具有平台思维和生态化思维。所谓个人干不过团队、团队干不过平台、平台干不过趋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既要打造好的平台和生态,还要把握好趋势,要使平台、生态与企业创新发展实现良性互动。我们的发展方向已很明晰,但平台和生态打造得还不够。
多氟多打造的平台与生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创新平台与生态。我在前面提到的与大学、研究所以及用户在技术上的合作模式,就是打造创新平台与生态的一种尝试。另一个就是产业链生态,比如我们成立了锂电产业联盟,这个联盟的理事长是我们总经理。还有就是以“理性定价、产业链互相投资”等方式,锁定产业链上下游、锁定企业未来。这是我们为确保行业健康发展所做的战略性布局。
这样做生态,即便在市场处于低谷时,多氟多依然能过得好。比如,多氟多用一个合理而不是虚高的价格和很多国内外用户(基本上是一些大用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表面上看,这在当时让多氟多少挣了钱,但赢得了用户,赢得了未来发展的长远利益。在这方面我们还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产品价格上我们替客户节省了采购成本,我现在就邀请他们对多氟多进行投资,其中有些客户(包括国外客户)已投资了。这样他们就和多氟多有了产权上的合作,形成了命运共同体。除了上游对我们投资,我们还对一些小客户进行投资,这也是为了锁定他们的市场。
企业上下游之间产品价格虚高是不正常的,价格过低也是不正常的。企业家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熨平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或将这种波动对企业的冲击控制在最低限度,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现在我可以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的六氟磷酸锂在市场行情看涨时,价格没有卖得那么高,当市场下行时我们仍有发展机会,因为我们的生态是比较好的。当然这些生态再好,关键还要看企业自身硬不硬。比如你的成本是否真的有竞争力,你的质量是不是一流的。企业自身健康了,才能应对市场的变数。
以变局应对变局
记者:做企业遇到各种变数是常态,您通常怎么应对这些变数?
李世江:现在做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它给企业带来了困扰。我们现在真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怕企业有一天还会退下来。有时我们讲人生就是不停地做选择,这是很痛苦的事。主动应对变数是企业家应有的智慧,企业家的能力也是在应对变数中不断提升的。
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家一方面要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即把自己能确定的事做好;另一方面要以变局应对变局,即善于通过制造变局创造新机遇、实现新跨越,这就要求企业家要为企业打造好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市场能力(包括洞察产业链各环节变化趋势的能力,迅速整合资源的能力等)以及反脆弱能力,以增强自己的发展韧性。
比如现在六氟磷酸锂关键材料氟化锂价格疯涨,但这个趋势我们之前就看清楚了。为此,多氟多除了提前储备原材料外,更重要的是对上游产业链开展了多元化合作,确保我们与其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多氟多研制的六氟磷酸锂,不仅打破了日本对该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垄断,还使多氟多在新能源这条“黄金赛道”上跑出了高速度。图为多氟多生产现场
如在客户对我们锁定六氟磷酸锂价格的时候,我们也锁定了一部分原材料的价格。当然这种锁定也有风险,因为我们的判断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可能我们锁定后原材料价格下跌了。当然,这种价格锁定是向上下游延伸的,如果把下游价格锁定了,即便上游价格下跌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有限的。这倒不是因为我们有多聪明,关键是企业承担这些风险的能力够不够,所有这方面的工作都代替不了企业的质量升级和对成本的有效管控,我们把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就能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就有可能获得比较平稳的发展。
一个好的企业不在于自己好的时候过得多好,而在于不好的时候能屹立不倒。对这一点我们是有清醒认识的,所以,企业不要自我迷信,把自己的一些优势无限放大。
记者:2021年,多氟多净利润同比增幅大大高于营收的增幅,二者的增幅差异显著,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李世江:企业某些阶段利润的增幅高于或低于营收增幅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利润增幅能远高于营收增幅,它实际上体现的是创新的成果,因为高科技一般意味着高附加值,也意味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当然,所有的创新都要和市场结合起来,创新成果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样创新的溢价就会通过市场收回来。
在创新方面,我们也有赔了很多钱的时候,但那时资本市场的广大股东和支持多氟多发展的人不但没有抛弃我们,还给了多氟多很大的支持。多氟多的创新现在虽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我们还要通过这种创新溢价来支撑更好的创新,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
当然,多氟多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包括行业生态模式创新)等。
资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
记者:您刚才提到资本对多氟多的支持,在您看来,好的资本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其背后的能量也非常大。
李世江:创新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是多氟多发展的主旋律。创新的溢价通过资本市场来体现,资本市场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资本是表象,资本背后带给企业的是智慧、人脉、资源、市场等。
多氟多上市后,就是借助资本力量,在不断迭代的新产品支撑下,在产业布局中不断吸引资本,形成多元化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格局,它持续推动着多氟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我参加过一场关于产业和资本的对话,当时有人提出:现在虚拟资本对产业资本压榨得太厉害,还说银行把大量的钱都赚走了,所以产业发展受到抑制。轮到我发言时,我一方面对这位发言人提到的某些具体现象表示认同,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的产业和资本都应该得到发展。因为资本对企业是有放大效应的,我们有时把它叫杠杆,有时叫血液,但不管叫什么,它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对资金要有正确的看法。资本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智慧、人才、资源、市场。
我还说,我们搞实业的不要动辄就说搞资本的人如何如何,其实这些人往往是社会精英,他们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深刻的思考。资本投资了谁,就会关心谁,这是资本的本能。它投企业需要增值,想增值就要看准人。所以资本背后的智慧、资源、人才向一个企业集聚时,企业的发展就有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当然,企业家真要把这些能量用好,关键还是要靠企业的创新能力。资本是看未来的,它之所以要给某个企业好的溢价,是因为这个企业有创新能力、能不断发展。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通过和资本市场对话讲清楚了,大家就会给企业更多的支持,而这些支持又会使企业的创新走得更快、更高、更远。
自多氟多上市以来,我们体会到资本对一个企业创新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资本是要给企业插上翅膀的,企业插上翅膀后会不会飞是企业自己的事。而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发展、通过为社会做贡献给资本一个很好的交代,才能得到资本更大的支持。
这么多年以来,多氟多通过上市学到了很多,包括从很多教训中学到的东西,等我们吸取了这些教训,把我们的创新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做好后,企业就进入了发展的好时机。实业要吸收、依靠资本,资本也要依靠实业、支持实业发展,双方要互相支持、实现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