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伏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专家:要避免产业链周期性盲目扩产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发表演讲。主办方供图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陆肖肖 北京报道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作为清洁能源的光伏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14.1GW,同比增长22.6%。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预计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55-65GW,分布式光伏在整县推进政策支持下,有望快速发展。
但目前光伏产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产业链价格的快速上涨影响面较大,专家提示,光伏玻璃、多晶硅原料相继因阶段性短缺出现供应链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管理,避免周期性盲目扩产引起的行业周期性振荡。
光伏产业上半年发展迅猛
就光伏产业链来说,今年上半年制造端各个环节都表现不俗。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23.8万吨,同比增加16.1%,市场新进入者增多,包括青海丽豪、新疆晶诺、宝丰银川、江苏润阳等,产品质量逐渐可以满足N型硅片需求;硅片产量105GW,同比增加40.0%,大尺寸硅片市场占比逐步提升;电池片产量92.4GW,同比增加56.6%,PERC单晶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以上,N型电池推进速度加快,企业纷纷开始布局量产线;组件产量80.2GW,同比增加50.5%,组件最高功率进一步提升至600W-700W。
今年上半年,户用光伏的快速发展成为光伏市场一大亮点。2021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14.1GW,同比增长22.6%。其中,分布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7.5%,集中式新增装机同比下降24.2%,户用新增装机首超集中式,成为新增装机主要来源。上半年户用装机容量超5861MW,同比增长280%,户用新增装机再创新高,山东、河北、河南户用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三,合计超过全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的80%。由于产业链价格上涨,集中式电站建设受影响明显,投资企业持观望态度。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发表演讲,主办方供图
在光伏行业2021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光伏产业进入到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跃升发展阶段,产业正在积极摆脱补贴依赖,实现市场化发展。光伏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力产品。2021年上半年供应链价格持续高位,价格压力贯穿上下游,外贸形势严峻复杂,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全球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导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王勃华预计,2021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150-170GW,我国预计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55-65GW。“十四五”期间,我国年均光伏新增规模预计为70-90GW。集中式项目要看供应链价格变化情况,分布式光伏在整县推进政策支持下,有望快速发展。户用光伏项目保持快速增长,有望再创新高。
光伏行业诸多问题待解
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周期,但仍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去思考,包括产业链价格快速上涨、光伏并网消纳以及储能等问题。
今年上半年,产业链价格一路飞升,尤其是硅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贯穿全产业链,芯片、胶膜粒子、背板树脂、铜铝等相关产品涨价带来进一步压力,组件厂商面对上下游两头压力,开工率降低。随着利润的上升,受到价值规律的刺激,这一产业链上吸引了众多参与者,许多企业近期纷纷扩产增加产量。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指出,尽管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这个问题暴露的犹为明显,光伏玻璃、多晶硅原料相继因阶段性短缺出现供应链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如何真正实现行业理性可持续发展,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管理,避免周期性盲目扩产引起的行业周期性振荡,避免恶性竞争导致的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是摆在每一个光伏从业者面前不可回避的、亟需解答的课题。
储能也是光伏发电未来绕不开的一大课题,国电投集团战略规划部战略管理处处长李鹏表示,未来当风、光总发电量占比超过30%-40%,大电网系统的频率、电压、功角稳定极限及高昂成本决定了其消纳新能源的天花板,分布式+储能将是未来能源供给的重要方式。
中国能建西北电力设计院新能源与市政工程分院设计总工程师李娜指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与之相伴而生的则是严重的弃风弃光等问题,大规模储能技术作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利用的关键,是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有效途径,将改变电能生产、输送和使用同步完成的模式,弥补现有电力系统中缺失的“储放”功能,达到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电能质量、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目的。
关于光伏并网消纳问题,李鹏建议,要继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积极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逐步推进发电侧申报带价格的出力曲线,推动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自发配置储能设施,并实现储能资产投入的价格回收。突破分布式“隔墙售电”体制障碍,完善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理顺利益分配方式,合理测算核定“过网费”,创新分布式能源商业运营模式,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分布式能源就近消纳。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